中国晶体学会监事会人员简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 -


陈建中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原化学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两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分委会委员;福州大学国家化学理科基地负责人;国家级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级福州大学化学理科基地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结构化学》(福州大学)负责人。1996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93年和2007年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2007年获福建省第三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08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晶体材料的生长、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火炬计划等科学研究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多年来在《J.Crystal Growth》、《人工晶体学报》等国内外晶体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科学研究论文百多篇。

张杰鹏 中山大学

2000年在中山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在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任JSPS博士后,2007年回中山大学工作任副教授,2011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已发表论文150多篇,他引14000多次,H指数66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20年获科学探索奖。曾任Cryst. Growth Des.专题编辑(2016-2017),现任Sci. Bull.副主编(2018-2022)。

李国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晶体结构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矿物学及矿物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最为主要发现人发现新矿物25个,并发现多个矿物晶体结构新类型及晶体化学新现象,是我国现今发现新矿物最多的学者。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我国烧绿石超族新矿物研究”被选为我国“2013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参与发现的新矿物汉江石被选为我国“2010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发现的新矿物碲钨石被国际矿物学协会选为2019年度矿物。曾获部级、市级、行业科技成果奖多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罗豪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人工晶体中心研究员,国际晶体联合会晶体生长与材料表征理事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航天与遥感协会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 《硅酸盐学报》编委。获国务院政府津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从事人工晶体、铁电材料以及功能器件的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72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已培养博士16名,硕士5名,其中万新明博士获得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研究兴趣:铁电晶体与压电材料,光电功能晶体,及其在压电器件、电光器件和紫外-红外探测、磁探测等器件中的应用。

鞠 晶  北京大学

2003-2006,日本东北大学 COE Fellow2006-2009,日本东北大学 助理教授;2009-现在,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高级工程师 电镜平台负责人。负责仪器:球差矫正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镜制样设备、原位电镜和特色功能(加热、加电、冷冻、气体环境、液体环境、阴极发光、电子背散射衍射、三维电子衍射、三维重构)。科研方向: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晶体结构问题,包括位错、缺陷和未知结构的解析;用原位电镜技术研究晶体生长过程和机理;结合热、电、光等电镜附加功能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111体系双掺杂铁基超导体的固相反应过程的结构研究”负责人;出国留学基金“用高分辨透射电镜技术来研究空穴型铁基超导体”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三维电子衍射仪的开发与应用”技术骨干。

 

刘劲松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88.9-1992.6,北京大学 学士;1994.1-2000.1,美国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博士;2000.1-2000.2,美国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博士后;2000.2-2004.8,美国 Tularik 公司,资深研究助理,助理科学家,科学家;2004.8-2005.10,美国 Amgen 公司,资深科学家;2005.11 - 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以结构生物学为主要手段,紧密结合新药研发,着眼于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化合物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分子作用机理,为药物的分子设计提供思路;同时,通过解析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为药物设计提供一个分子水平上的模板 。现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江 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7 - 1991,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 - 1998,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9 - 2004,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 - 至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利用结构生物学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与疾病关系。2009年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 获第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0年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1年 获得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 获得“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