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他们走了,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2日 + -



回顾2017的霸榜热点

娱乐圈随便一个话题都会引起群众哗然

何洁离婚案

奚梦瑶摔倒

鹿彤公布恋情

薛之谦人设崩塌

白百何出轨

......

但是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他们

却被人们淡忘

2017年的这一声声告别

便是永远

黄大年、李佩、周有光、任新民、屠善澄、

吴文俊、刘宝琛、陈学俊、申泮文、张忠培、

柯俊、朱英国、南仁东、朱显谟、吕必松、

高伯龙、余光中、童志鹏

 他们把最好的一生奉献给伟大的祖国

如今悄然离开

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所说的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美好的时代

美好的他们

不该被遗忘


黄大年,2017年1月8日逝世


黄大年1.jpg


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11月29日,黄大年晕倒在飞机上,手里还死死攥着笔记本电脑。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李佩,2017年1月12日逝世



李佩2.jpg


李佩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她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曾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初在美国部分大学的推荐信中,英文水平证明书中只要有李佩的签名,都会得到认可。


她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给博士生上课。81岁时创办中关村大讲坛,13年间仅记录在案的讲座活动就有近260次。93岁时,她还在组织小规模的专家教授研讨会……她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


早些年,有人问她什么是美。她说:“美是很抽象的概念,数学也很美。”如今,她直截了当地说:“能办出事,就是美!”


周有光,2017年1月14日逝世


周有光3.jpg


周有光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学领域;85岁以后,是思想家。


他的一生先后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称他为“四朝元老”。他就像自己的笔名“有光”那样,一生周全而有光。


单单走过一个世纪就已经足够不同寻常,但周有光不但活得久,并且够广。他横跨经济、语言、文化三大专业,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参与《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他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尽管他一再否认这样的称谓,但外界坚持了这样的说法。


他参与主持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译,连襟沈从文笑称他为“周百科”。他还是为数不多的曾与爱因斯坦谈笑风生的中国人,评价爱因斯坦“没有架子,衣服穿得还没我好。”


任新民,2017年2月12日逝世


任新民4.jpg



他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在航天领域,他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为中国“航天四老”。


从东风一号导弹,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放飞东方红一号卫星,到担任载人航天工程首席顾问,中国航天事业从未少过任老的身影。他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被航天人亲切地誉为 “总总师”。


 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一句简单的话对自己61载波澜壮阔的“航天人生”做出概括:“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这句平凡的话语,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屠善澄,2017年5月6日逝世


屠善澄5.jpg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是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中控制系统方面的唯一获奖人;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自动控制科技人才。


飞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屠善澄不仅见证了中国飞天梦一步步走向现实,更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一直认为自己没什么特点,是个很平凡的人。


他说:“人生唯一的抱负是为人类、为国家做些好事情,并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道义上讲得通。”


吴文俊,2017年5月7日逝世


吴文俊6.jpg



他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刘宝琛,2017年6月21日逝世


刘宝琛7.jpg



刘宝琛是著名的岩土工程专家,我国随机介质理论奠基人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他长期从事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研究,致力于岩石流变学及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于1978年在国内首次获得岩石应力-应变全图,提出了裂隙岩石通用力学模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开采影响下地表移动及变形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系列微机软件。


他发展创建了时空统一随机介质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物下、河下及铁路下开采地表保护工程,打破了苏联专家规定的太子河保安煤柱禁区,采出煤上百万吨。上述理论还应用于铁矿、金矿及磷矿,采出大量矿石,并解决了北京地铁建设预疏水地表沉降预计问题,获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人把从事采矿工作、岩土工程的人称为“煤黑子”“土疙瘩”,而刘宝琛却认为,只要能为祖国作贡献,自己心甘情愿当“煤黑子”“土疙瘩”。


陈学俊,2017年7月4日逝世


陈学俊8.jpg



陈学俊是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他于上世纪50年代初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锅炉专业,开出了锅炉专业的全部课程;筹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能源动力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为我国能源动力工程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爱国爱人民,努力学习不停步;为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攀高峰。”这是陈学俊的人生目标,也是他的做人要求;这是他的爱国热情,也是他的“工程强国梦”。


岁月如歌,从清晨走到黄昏,从黑发走到白发,无论是在风云变幻的年代,还是在成功辉煌的岁月,陈学俊都坚持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他所热爱的领域中留下坚实的足迹。


申泮文,2017年7月4日逝世


申泮文9.jpg



他是我国第一个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博士学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却编写了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简明化学教材,第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他一生中,留下70万余卷册、3000余万字的著作,堪称中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1936年申泮文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从此开始了三尺讲台谱春秋的教师生涯。此后70余年时间里,他从未离开过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2005年申泮文入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时获得的评价是“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那一年,他90岁,他仍在坚持给本科生讲课,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而且从不迟到。


申泮文曾说,“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我的一生与祖国共命运,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张忠培,2017年7月5日逝世


张忠培10.jpg



少年时,他于乱世之中早早得到家国天下的思想洗礼;青年时,他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第一班”获得学术滋养;中年时,他一手创建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后担任“上不负祖先、下对得起子孙”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晚年时,他仍活跃在各类考古活动中,并用纸笔写下数十万字的平生思考。


他个性,求真务实,淡泊名利,他曾说:“这辈子,我不谋官,不谋利,不惧权威。我不为会议写文章,不为稿费写文章,不为职称写文章。想说话了就说,该发火的时候就发。不看任何人脸色,也不看钱的脸色,这就是我的追求。”


柯俊,2017年8月8日逝世


柯俊11.jpg



他是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上个世纪中期,柯俊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因此,他被国际同行尊称为“贝茵体先生”。


他不仅在生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连生后也依然不忘国家、不忘人民。他的遗体直接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用这种方式,为我国科教事业作了最后贡献!


柯俊将自己与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全部都奉献给了国家。


朱英国,2017年8月9日逝世


朱英国12.jpg



朱英国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和研究团队选育的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上亿亩,为我国粮食安全、杂交水稻种质创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说:在严重的饥饿面前,人会变得渺小脆弱,精神世界不堪一击,只要有粮食吃,再大的难,再多的苦,也能挺过去。粮食啊粮食,你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岗位,有没有我一样运转,而粮食行业却少不了我,需要我为天下苍生不再挨饿打拼到底。


朱英国不仅是一位杂交水稻研究的大家,在研究团队建设和提携后辈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病床上的他还在辅导学生。


南仁东,2017年9月15日逝世


南仁东13.jpg



他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


他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天眼工程完美竣工了,可当初热血的他已经苍老。洪亮的嗓音变得嘶哑,曾经可以跑遍全中国的双腿已不再矫健。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全部留给了“中国天眼”。


朱显谟,2017年10月11日逝世


朱显谟14.jpg



朱显谟是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著作等身,成绩卓著。


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朱显谟提出以迅速恢复植被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即“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这一方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肯定。


2008年,93岁的朱显谟对媒体直陈心愿:“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这番话,他多次跟学生、同事们说过。


如今,黄河水清,斯人逝去。


吕必松,2017年11月22日逝世



吕必松教授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十多部理论著作和汉语教材,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并多次出国任教或访学、讲座。


他是对外汉语专业最大的元老,他一手开创了这个学科,确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理论范畴,他对对外汉语学科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这一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吕必松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


高伯龙,2017年12月6日逝世


高伯龙16.jpg



高伯龙同志是我国著名物理学专家、激光陀螺技术领域创始人,他一生从事激光陀螺研制,使得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4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为填补激光陀螺技术领域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高伯龙曾深有感触地说:“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余光中,2017年12月14日逝世


余光中17.jpg



1928年,余光中在南京出生,后来在厦门长大。到17岁的时候,他随家人离开大陆去了香港,又到美国读书,后来才定居台湾。几次逃亡,数次离乡,一如他自己说的,过的是“蒲公英的岁月”。他用尽半生辗转,剩下的半生则用来思念。


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他把人生经历过的一切,好与坏、喜与悲,统统放进心里,用年年岁岁发酵,在笔尖转个弯儿,然后化成潺潺柔情流露在纸上。


他擅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童志鹏,2017年12月19日逝世


童志鹏18.jpg




从研制第一批国产军用电台、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到成为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童志鹏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军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他说:“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既是武器装备系统背后的无名英雄,又是中流砥柱。”


他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aXpYTIqfemOqJmqTr7IxWaakmKbCrf8rzqUibY7goHe3ibLey7tTbOGpCVrcG5ha8242a3rXrB5MYRBGne0yLvRg/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2017年,他们无声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但是他们应该让我们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因为他们是中华的根基、中华的魂魄、中华的脊梁!


来源:科技社团党建公众号

责任编辑:陈冲